您好,欢迎进入IM电竞有限公司官网!
IM电竞·(中国)官方网站

联系我们

邮箱:youweb@im.com
电话:0898-66668888
地址:IM电竞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 在线咨询

环境污染治理对策范文IM电竞

发布日期:2023-10-11浏览次数:

  IM电竞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海洋区域,海洋也是发展我国经济空间的新途径之一。随着人类不断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环境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环境污染及其治理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了,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本文将主要探讨生态文明目标下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海洋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不断蓬勃发展的海洋经济,人们不断提高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大背景下,海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是尤为突出。这也从根本上反映出合理科学的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是当前海洋经济发展任务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将结合我国“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目标,具体分析研究如何做实做好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问题。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态文明也开始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具体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一种尤其注重强调人与自然交汇互通的文明,也是我国社会文明发展以来最高级的一种文明。但是在这种生态文明的环境背景下,我国目前的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仍旧形势严峻,它具体体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海洋环境污染严重海洋环境污染是指直接或者间接进入到海洋的污染物无法通过海洋环境的自净机制进行彻底自净,从而形成大量污染物被滞留在海洋中,海水质量不断下降,造成海洋生态环境被破坏、海洋环境被污染。举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海洋环境污染案例,就是我国山东省青岛市在2008年发生的近海海域浒苔污染。给我国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导致这次污染发生有许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海洋开发的不合理和海上石油污染[1]。

  (二)政府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我国自改革开发以来就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把经济建设摆在社会发展的第一位。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领域中也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重中之重,正是由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不重视,生态保护理念宣传不到位,导致了我国海洋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重。

  (三)海洋环境治理工作有效性低现阶段在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中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就是政府部门。然而在不断蓬勃发展的海洋经济,人们不断提高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部门在海洋环境治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首当其冲的便是法律基础薄弱。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还是欠缺的,尤其是针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法律更是少之又少。另外,我国的法律法规在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诸多硬性规定,从而导致非政府组织在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上受到许多限制。

  (一)加强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生态文明理念为实现海洋环境污染治理问题提供了思想保障,深入贯彻落实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理念,会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成功治理了海洋环境污染,生态文明理念也会随之相应提高。因而,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政府或有关部门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宣传。与此同时,各大高校或者街道社区也可以组织关于海洋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知识讲座等活动,将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平台向更多的人传播出去,加强人们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2]。

  (二)建立健全海洋环境保护体系首先,要对现有的环境保护法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制定更加严格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法。比如可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关于环境保护法的修正草案等等。其次,国家和政府到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上提供相应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并对其加强管理和利用。比如到2024年北京市在防霾治霾工作上的总投资将超过8000亿,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对环境保护项目的拨款利用,并且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比如,国家可以把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与政府绩效考核相挂钩,在对政府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时,除了要像以往一样重视经济的发展程度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着重注意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成效。加大对相关人员的纠察力度和问责制度,对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产生重大环境污染问题的相关领导和有关责任人要给予一定的党纪处分,并且要就责任追究到底,强化部门领导对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明确其有关责任。所谓“人多力量大”,除了政府部门在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上要加大出拳力度之外,还可以让社会各界人士也都积极加入进来,同时注重加强环境保护组织的专业化。比如说可以让海洋环保组织实行信息公开化管理,将自身的管理工作全部放到网上来接受社会各界的有力监督,从而提高组织透明度,平时注重加强在海洋环境知识领域的学习,这是做实做好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一起来做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集合全社会的智慧早日解决海洋环境污染的问题[3]。

  总而言之,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下,必须尽量加快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步伐。在加强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坚持走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础上,让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海洋环境污染治理能够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终实现海洋经济飞速、蓬勃、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和谐、舒适的海洋生态环境。

  [1]刘炜宝.生态文明目标下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2]曹宇峰,孙霞,于灏,林春梅.浅谈渤海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与保护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01:104-108.

  [3]蔡文恬.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传播,2012,22:97-98.

  我国本身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且在持续增长中,经济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垃圾、生活污水等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农村人口的环保意识薄弱,未意识到该情况的严重性;且经济条件有限,各个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不理想,使得固体垃圾随意丢弃、生活污水肆意漫流,严重影响环境。另外由于资金有限、技术水平的限制等,村镇的生活垃圾处理厂的数量、规模、设施、技术等,均无法达到现在农村的发展要求,加剧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农村的发展加快,其生产方式逐渐多样化,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一是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现代农村禽畜养殖业由传统的分散养殖逐步转变为工业化集中养殖,禽畜粪便污染大幅度增加,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也造成了较大的污染;二是使用化学品不合理。为了追求高产,在农业生产中会使用大量的化学品,包括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学品,但是化肥的利用率较低,平均利用率不到50%,浪费了大量资源及资金,且会对土壤、水资源、大气造成一定的污染。三是乡镇企业带来的污染。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乡镇企业发展较为迅猛,在数量及规模上均有较大的提升,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布局不合理、工艺落后、技术不足、设备较为落后等,对于能源的消耗较高,且并没有采取防污染措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农村环境也受到了城市污染的波及,包括三废污染等,已经造成了大量农田受到污染,而固体废物的堆放也使得大量农田被占用、损毁,大气污染也逐步扩散,水资源的污染更加严重,据调查显示全国利用污水灌溉的面积在全国总灌溉面积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7.4%,造成每年均有大量粮食减产,经济损失巨大。

  对乡镇企业的管理,需要统一进行规划,合理布局,并进行各项治理措施,把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等和治理其造成的污染全面的结合起来,并执行到位,才能有效的改善其污染情况。首先应制定相关的标准,包括生产效率标准、污水排放标准、废气排放费标准、能源消耗标准等,对乡镇企业进行审核,达不到标准的企业需要将责令其限期整改,或者直接将其淘汰。达到相关标准的企业需要引导其集中于相应的工业园区,对其产生的污染进行集中控制,并结合环境保护的计划要求,对其进行设备优化改造及技术升级等,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及排放,也能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成本,强化企业的生产效率,使之综合实力更强,能够更好的发展,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另外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设施,做好绿化活动,美化乡镇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抓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善的排污管网系统,并构建垃圾清运、处理系统,才能有效的控制污染情况,改善环境,逐渐成为了农村污染治理工作的首要目标。但是由于农村经济条件有限,在环境治理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足,使得环境基础建设达不到相应的标准,环境污染治理效果也不理想。该情况下,政府的相关机构需要对环境治理事业予以高度的重视,将其作为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方面来抓,利用各种渠道及不同的途径,筹集资金,逐步提高环保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积极利用社会资源,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事业中,并可以将该项事业采用BOT等特许权方式进行运营,遵循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制定合理的价格征收标准,收取一定的生活污水费及生活垃圾处理费,充分利用各个方面的资源,强化环保基础社会设施的建设,为农村环境的治理提供有利的条件。

  生态农业是指利用各种学科的知识技术等,包括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将传统的农业与现代科学技术完美的结合起来,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兼顾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等,使之形成一个生态合理、功能全面、经济效益良好的综合性农业系统,达到农业的高产、高效、优质,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优化农村的各项环境。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大力倡导生态农业,引进生态农业的项目、技术、设备等,为发展该项新型农业提供良好的条件,且需要做好农户的思想工作,使之能够真正认识到生态农业的优势及先进性,积极配合,达到良好的效益。积极开展绿色环保有机菌种、肥料的研究,利用畜禽产生的废物进行处理酵素、环保植物源农药、生物菌种的研制,取代传统化学农药及肥料的使用,实现农业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农业发展的紧密结合,保护环境,达到农业的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来保护它。在任何地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增长,都不能用当前的发展去损害未来的发展,更不能用局部的发展去损害全局的发展。为此,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预防污染,发现污染,解决污染,努力实现农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

  对有色行业,特别是铜铅锌冶炼行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提高环保技术水平是降低污染、减少污染,做到增产不增污的根本途径。

  在铜铅锌冶炼厂中排放的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以及铅、锌、砷、镉、汞等金属化合物及粉尘,还有部分未燃烧完全的儿粉及碳黑。每年被烟气带走的金属的粉尘数量巨大,其中含铜、铅、砷、镉、汞。在气体污染物中,以二氧化硫对大气污染最为严重。厂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超过国家标准1~4倍,含铅超标,有的操作岗位附近空气中含铅浓度超标,因此,从事炼铅作业的职工几乎很容易铅中毒,同时砷的污染也很严重。

  每天排放污水量飞非常大,每年从污水中排放的重金属特别多,包括铜、铅、锌、隔、砷。污水中这些元素的含量大部分都超过排放标准,直接排入明渠,灌溉农田,使农作物遭受严重污染,尤以镉的污染危害最为明显。例如,铅、锌冶炼过程中排放的含镉污水,每年排放镉量高达十余吨。会污染土壤,土壤中含镉量致使农作物含镉高;另一方面,这些废水排入江河,也对水产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每年产生的废渣,包括铜渣、铅渣,锌渣,弃渣每年含锌、铅、铜数量非常高,此外由于锌生产设备不平衡,锌浸出渣不能全部返转窑处理,这些废渣不仅损失了大量金属,也造成了污染农田、土地的恶果。

  噪声污染是工业发展中的一个新问题,当噪声超过80分贝时,对人体健康就有危害,进行铜铅锌冶炼的时候噪声污染也很严重。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早年的资料可以知道,当年有色企业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9亿t,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71%,有色行业废气排放量为3778亿m3,其中SO2为53.8万t,占全国SO2排放量的2.9%;有色行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7721万t,占全国的7.2%;固体废弃物累积储存量达16.82亿t,占地面积8513.59万m2。随着工业废水带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汞年排放量为6.86t,铜93.02t,铅286.24t,砷159.12t;此外还有564.50t铜、2005.40t锌等有价金属随着废水排人环境中。有色行业中铜铅锌重有色冶炼企业的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95亿tIM电竞,占有色行业的50%;工业废气排放量为747亿m3,占有色行业的20%;SO2的排放量为43.7万t,占有色行业的81.3%。可见,有色行业是我国产生“三废”污染的大户,其中尤以铜铅锌企业为甚。

  在工业废气方面,虽然重金属重冶炼高浓度SO2回收装置已基本配齐,大中型直属企业进厂原料硫利用率逐年有所提高,但1997年仅达到77.52%,主要是由于部分地区以铅烧结烟气为代表的低浓度SO2未能综合利用,每年铜铅锌企业SO2外排量仍达43.7万t,相当于可制硫酸65万t;其次,有色行业烟尘、粉尘的排放情况与往年相比虽有所改善,但在铜铅锌企业中仍处于净化效率低、严重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状况。

  在工业废水方面,虽然废水复用率和达标率逐年提高,1997年仅达到72.85%,与国家要求的复用率在85%以上的水平差距较大,同时根据最新的企业上报环境监测数据统计:工业废水中一、二类污染物存在排放量增加的趋势,其中六价铬、汞及二类有机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增加;在浓度指标方面,总铅、总汞IM电竞、挥发酚超标程度加剧。企业采用一些老、旧、低效的处理工艺和设备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因素。

  在工业固体废弃物方面,固废综合利用率没有大的提高,1997年为7%,但与全国的平均30%相比差距很大。根据国家环保局在全国开展的首次工业固体废弃物申报登记工作的统计结果,有色行业位于全国产生固体废物的10个最多行业之列,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分列产生危险废物最多的10个行业中的第2、3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有色金属产量增加,所需资源、能源消耗量会随之增加,这将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根据宏观综合排放系数法计算预测,如有色金属产量保持600万t,废水排放量将达40050万t,SO2排放量60万t,固体废物产生量8500万t,粉尘排放量13万t。如果不尽快解决目前有色行业技术装备总体水平落后、能源结构不合理、工业污染控制技术水平低的局面,有色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从而严重制约有色行业的发展。

  目前,世界先进国家的重有色冶炼厂的综合利用率均在80%以上,综合利用程度比我国高得多。我国各重冶企业的综合利用发展很不平衡,差的企业其综合利用率只百分之十几,甚至更低;搞得较好的株洲冶炼厂,1980年综合利用率也只达68.24%。因此各有色冶炼企业尚需进一步努力搞好综合利用,尽量做到`使用较少的原料,生产较多的金属产品,以充分利用国家资源。

  特别是铜铅锌冶炼原料中的稀散金属都是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如锗、镓、锢、硒、碲、砷等。但这些稀散金属大都没有本身的单独矿床,而是伴生于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物中,因此在铜铅锌冶炼过程中综合回收稀散金属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一般铅烧结烟气含SO2浓度为1~2.5%,不能单独制酸,若采用吸收净化法,则设备复杂,吸收剂昂贵,还需处理吸收物,经济效果差。铜铅锌冶炼综合建厂,就可采用锌沸腾焙烧高浓度硫烟(SO26~8%)和铅烧结低浓度硫烟混合制酸,这种方法技术可行,铅锌共一套制酸系统,投资少又便于管理,经济效果好。当然,改进烧结工艺,如采用鼓风烧结,亦是提高铅烧结烟气SO2浓度的一个有效办法。

  铅锌精矿中均含有汞,某些锌矿中含汞还较高,株冶使用的锌精矿平均含汞0.0028%;韶冶处理的凡口铅锌混合精矿平均含汞0.053%,按年产5万吨铅锌计算,所处理的原料中含汞量每年可达几十吨,在冶炼过程中,由于受高温氧化作用,绝大部分的汞随烟气进入烟尘、酸泥、污水和硫酸中。韶冶成品酸的汞含量达100ppm,制酸尾气含汞也高(约0.24毫克/m3),含高汞硫酸销售后,可能产生汞的再次污染。因此必须解决从锌焙烧(或铅烧结)烟气中综合回收汞的问题。韶冶于1980年9月装备一套用碘络合法从制酸烟气回收汞的工业试验设备。目前能处理烟气量为40000~45000(m3/h),按含汞40(毫克/ m3)计算,每天吸收汞39~40公斤。这种方法的技术经济效果较好,所产硫酸和排放尾气含汞均达到标谁,可进一步加以完善,推广。

  近几年来,大多数铜铅锌冶炼厂对稀散金属都作了综合回收的试验,并进行了生产,但普遍存在综合回收率低,产品质量不够稳定的现象。笔者认为,除存在技术问题外,更主要的是由于各工厂普遍存在重主产品,轻综合回收所致。稀散金属生产长期无全国统一规划,其产量在工厂里属软指标,能收多少算多少,致使稀散金属白白流失,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此外,某些稀散金属的应用,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推广。要搞好铜铅锌冶炼厂稀散金属的综合回收,首先是对稀散金属的生产和应用要有个全国的统一规划,根据各厂实际,发挥各自的优势,制定每年生产的品种、产量和综合回收计划,工厂要象完成主产品一样完成稀散金属的各项指标。二是要组织有关研究院所和工厂,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稀散金属的应用以及提取稀散金属的经济工艺,以提高质量,扩大品种。三是工厂要千方百计提高稀散金属的综合回收率,增加产量,加强管理,减少消耗,降低成本,尽量降低销售价格。

  目前我国大多数铜铅锌冶炼厂的工业废水,普遍未加处理排放,其中含有重金属离子氯、氟及酸等,造成水源的严重污染,危害工农业生产和水产业,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我们认为,采用分段沉清和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即先在各生产车间建设简易沉清池,分段沉清,全厂建筑总废水处理站。工业废水先进人简易沉清池,自然沉清或加混凝剂,凝聚沉清,沉渣掏出自然千燥后,按含不同的金属分别送归各系统进行回收。上清液尽量循环使用,不符合循环使用要求的才排送总废水处理站,以减少总废水的处理量。

  铜铅锌冶炼厂对环境的污染情况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需要不断的完善各个方面的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从而降低环境污染。

  [1]杨晓松,殷志伟,许国强.铜铅锌冶炼厂环境污染治理及其技术对策[J].有色金属,2000,01:94-96.

  [3]尹一男.铅冶炼污染防治技术评价指标研究[D].中南大学,2012.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加快,以及产业分阶段的转移和农村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在农村地区如雨后春笋般的兴起建立,但是乡镇企业布局比较分散、企业设备设施简单落后,多数也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所以导致乡镇企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难以监管和治理。同时,“垃圾下乡”使一些城市固有垃圾向农村地区转移,一些城郊地区甚至已经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堆放地。环境公平问题在农村社会日益凸显,影响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见,关注城乡环境公平应是解决当前民生问题和“三农”问题的题中之义。

  环境公平问题起源于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北卡罗莱州沃伦县爆发的一次大规模的抗议活动,旨在反对在黑人族群地区兴建一个有毒垃圾掩埋场。这次的抗议活动以美国黑人为主力军最终成为一场全国范围的民权运动,因为少数族裔和低收入人群明显地承受着更多的环境风险,最后,普通民众和社会知名人士都参与了进来。为回应公众对环境公平问题的关注,美国政府的政策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对环境公平问题的研究也由此而来。在美国产生环境公平概念以后,很快在世界各国各界传播开来。环境公平问题也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领域。环境不公是经济不公的转化和延伸,但环境不公无法像经济不公那样,通过采取“把蛋糕做大”的方式来解决。环境不公与环境损耗之间会形成恶性循环,而走向生态环境危机。因此,环境公平问题的研究具有迫切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环境不公平现象也日益凸显,而且大有不断加剧的趋势。人口逐年增加、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快速兴起的乡镇企业、不断往农村地区迁移的工业企业等,使得农村生态环境收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农村再不是远离污染的世外桃源了。工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的环境遭到了极大地破坏,现在又逐步蔓延至农村地区,但是却没有针对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采取相应措施,环境责任与环境权利在农村地区表现严重不对称,这极大地侵害了农村的环境公平权。我国城乡环境之间存在的不公,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我国历来都比较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这一点从改革开放后制定的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保护环境可以看出来。虽然有诸多法律制度对环境保护有规定,但是这些规章制度多数是以城市为中心,围绕着城市环境问题展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治城市环境污染,而少有涉及到农村环境保护问题,没有为农村环境保护提供完整的立法依据。如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的规定,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从工业废气的排放,到控制城市扬尘污染,再到防治重点城市的大气污染等等,现行法律制度作了相对完善的规定。但反观农村,现行法律虽然对于农村环境防治的制度安排较以往有所重视,但涉及到的相关问题仅有几项条款,有的却只字未提。

  城乡环境的不公平还表现在环境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上。我国农村地区的范围远远大于城市范围,但是作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城市,却占据了大多数的环境资源,而农村地区则不然。此外,在对环境污染的后果承担上,城乡也是极不公平的,因为城市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正在逐步的将污染企业往农村地区转移。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环境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监管力度加大迫使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向城郊或者农村地区转移,将污染由城市带到了农村地区,农村成为环境污染的最大受害者。除了污染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城市对农村换成造成影响还有如下的一些表现: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不经过净化处理任意排放到河流里,导致河流沿岸的农村生存环境恶化;城市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运往农村地区填埋,对农村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近些年,中国政府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总投资额不断增加,但环保投资的结构明显不合理,据不完全统计,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往了城市。农村地区获得的投资相当微小,明显不对称。同时,由于这种投资的不公平,导致农村无法建立起完善的先进的环保基础设施,无法有效处理农村越来越多的污染源,与日益增大的生态负荷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环境不公问题是经济不公问题的延伸,环境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环境不公平问题,危害到的不仅仅是农村的生态安全,还会危及到农民的生存,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加重和导致社会不稳定。实际上,污染带来的后果远比贫困带来的后果要严重。贫困涉及到的是温饱问题,但是污染却会带来生存的威胁,将会危及到生命。环境污染对农民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损失,特别是对农民身体健康的损害,已成为农民最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无论社会地位高低,对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而言,所应该享有的环境公平是一样的,所以城乡环境公平问题应该得到重视和妥善解决。由城市到农村的污染转移正成为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和谐的音符。

  针对农村环境不公的问题,笔者认为针对农村地区的环保立法应该加大力度,在立法理念上也应该高度重视城乡环境公平的理念,使之成为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之一。

  首先,环境公平理念在基本原则要体现。在我国的立法中,往往开篇立意,直接道明设立该法律的宗旨和所要实现的目标IM电竞。作为贯彻始终的原则,城乡平等享有环境资源、承担等同的不利后果、保护农村环境、保障农民健康必然要在环保法律中首先体现出来,以体现对环境公平的重视。法律原则不仅可以弥补具体规范不足的作用,更是一部法律精神的体现。要在环保律法的基本原则和理念中写入环境公平理念。环境公平理念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这点出发,环境公平在立法基本原则中也应有所体现。因此,应确立“谁受益、谁补偿”的利益再分配机制和原则,通过受益者补偿环境受损地区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弥补受损地区,使受损者有治理和恢复环境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通过这种补偿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使环境公平的实现。

  其次,环境公平理念在基本制度的设置中要贯彻。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在于资金的筹集,政府可以采用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增大对农村的环保资金投入等等方式解决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难题,促进城乡环境公平的实现。根据“谁受益、谁补偿”原则设立起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受益者的补偿,让资金向环境受损者流动,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环保资金不足的问题,推动环境公平的实现。由于过去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效益,近年又逐步威胁到农村地区的环境,所以为了保证城乡环境公平性,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有利于农村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保护农村环境,推动环境公平。这样做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更有利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国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有效治理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对改善农村生活与生产环境,建设拥有“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1、建立统筹城乡的环保管理机制。增加国家环保机关和环保监督机关编制,同时国家应增加环保人员下基层人数,从而增加基层环保力量;制定固体废弃物环保系统、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建设标准,配备相关部门机构和人员,提高其执法力度;推广国外有关固体废弃物基层管理模式及我国成功的经验,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更好地服务农村环境的保护。统筹规划好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在做到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的同时也加快建设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并在城乡环保的服务内容和配套标准上到达统一,推动城乡环保一体化的实现。

  2、加强镇村工业企业污染的防治。在开办和引进工业企业的时候按照生态城镇建设的要求,坚持“环保优先,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的原则,做好工业发展布局的优化工作。一是结合自身实际的地理位置、资源、区位等条件发展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生态观光园区等,除生态工业园区外不能开展新的工业项目。二是加强建设工业园区的环保基础设施,推进园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加强对园区“三废”的监管和处理,确保达标排放。三是加强监管一些分散在农村地区的中小个体企业,确保这些企业的发展不会影响到当地的环境安全。

  公众的广泛参与是实现环境公平的基础,参与能够促进政府与公众间的对话,使政度与公众协同一致。但一定程度上,我国以公众义务为本位的环境立法,限制了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要使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需要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全面的有关环境方面的信息,同时,对于公众参与的具体形式作出具体规定,保障农民参与的机会平等。要实现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政府应该积极倡导社会形成一种的氛围,保障公众合法的权,这样公众才会积极参与进来,从而推动环境公平的实现。

  4、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资金投入。建立以各级政府财政支持为主体、企业及社会团体等其它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投入渠道。政府制定有利于农村环保的经济政策,加强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投入。设立环境基金,加快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必须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追究污染者造成生态环境损失责任和受益者应尽义务,要建立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环境建设的长效补偿机制,以维护环境总体收益的公平。同时国家要坚决制止东部高污染的工业项目和高能耗、低效率的淘汰设备向西部转移。国家必须通过强制性的征收环境税费,建立环境基金,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来解决东部对西部、富裕人群对普通人群和城市对农村的生态补偿。

  5、转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推广普及农村环保实用技术。因地制宜开发低成本、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垃圾处理技术,加强对农村污染治理技术的服务指导,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秸秆等废物综合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化处理和粪便、垃圾、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为农村污染源找到出路。实现最大限度地利用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不仅减少畜禽粪便污染,同时生态肥料的使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而也减少了化学肥料的利用。

  6、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我国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与此相适应,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环境保护法修订工作,从一审稿到2013年10月21日刚刚公布的三审稿,都在调整公益诉讼的提起主体,意在扩大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随着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和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出台,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将为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提供司法救济,通过司法公正,来实现社会公正。

  7、加大农村环境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形成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推动力,促进从村环境的良性发展。要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环保执法意识,将农村环境保护的指标纳入到干部考核体系中,建立绿色政绩考核制度,督促他们从保障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待农村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问题,从而更好地治理农村环境问题。同时,加强重视对农村年轻一代的环保法律教育,将与环保相关的教材纳入农村义务教育体系,从儿时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改善农村居民的思想意识,为实现农村环境污染的有力解决打下基础。(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环境公平视野下我省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研究》(编号:SQ131002)

  [1]文同爱,李寅铨.环境公平、环境效率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 (4).

  [2]洪大用.环境公平:环境问题的社会学视点[J].浙江学刊,2001 (4).

  [3]刘玉凯.整治农业生态环境刻不容缓.农村生态环境,2002,18(2):47-49

  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市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农村经济发展也非常迅速,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金华市经济的全面发展,民营经济深厚的广大农村的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这也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政府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在2014年的金华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就特别强调今年要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一)生活用水污染。农村生活污水是造成金华市农村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金华市共有行政村4809个,农业人口350.4万人,每年排放的生活污水大约在1.8亿吨,加上逐年增多的外来人员,造成农村居住人口急剧增加。目前已成为严重影响区域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畜禽养殖污染。金华市一直以来就是传统的养殖大市,但农村的环保意识比较缺乏,加上缺乏制度上的监管,规模化养殖场业主污染治理的主动性不强。并且现代农业种植对各种化肥的依赖,使得畜禽粪便使用量不高,农村乱堆乱放乱排现象依然较为普遍。畜禽排泄的大量粪尿被综合利用的约占三分之二左右,另有三分之一直接排放。

  (三)农药化肥污染。农药化肥作为工业产品本身就是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据调查显示,目前,金华全市平均每年化肥施用量(折纯量)均在10万吨左右,全市农药使用量达7000吨以上。金华市农业生产中每年化肥施用量平均达到413公斤/公顷,高于375公斤/公顷的全国平均使用水平,大大超过发达国家设置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农药使用量平均达31公斤/公顷,远远超过了7.5公斤/公顷的全国平均水平。根据金华市农口部门调查测算,当前化肥平均利用率和农药有效利用率仅为25%,有将近四分之三的化肥、农药流失。由于大量不规范地使用农药、化肥等,不仅使农药药效下降,化肥报酬递减,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益下降,而且造成农村环境被严重污染。

  (四)农村工业污染。金华市中小制造企业众多,全市共有乡镇工业企业7万多家,201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819.2亿元IM电竞,占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7.6%,占据工业的主体地位。工业污染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而且由于乡镇企业分布广泛,给环境管理带来困难,其治理难度和恢复成本巨大,甚至是不可修复的。同时,由于部分中小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使一些农村污染问题旧帐未还又欠新帐,不少乡镇企业的污染治理措施没有到位。有的企业私设排污口,废水不经处理便直接排放;有的企业虽然有治污设施,但运行不正常,偷排漏排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变和部分城市产业的转移、扩散,在地方政府GDP政绩观和农民急切致富心理的诱使下,很多污染性工业在农村落户发展。由于农村地区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或执行不力或监管缺失,同时一些农民的整体环保意识淡薄,致使部分污染性工业在农村地区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一)农村环保观念落后。首先是农民环保意识薄弱。农民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加上农民环保知识的普及教育一直相对缺乏。对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危害、防治办法等了解甚少,存在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其次是乡镇企业法制观念淡薄,环保管理方式落后。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的确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在金华的许多乡镇企业中,因其法制观念淡薄,在利益驱动下消极对待污染的防治,有的甚至闲置污染处理设施而偷排。并且目前农村乡镇企业普遍存在布局不合理、生产工艺落后、能耗高、防污治污设施不健全等现象,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第三是部分基层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监管不力。部分基层领导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没有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时,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以致在决策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一时的经济增长。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二)农村环境治理体系滞后。第一,农村环境保护机构缺乏,管理职能交叉。县级环保部门基本上没有在其所辖村镇设立派出机构,农村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基本属于空白。第二,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滞后。国家虽然也颁布实施了一些有关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但就整体而言,农村环境的现实与需要的法规不配套,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仍然滞后。现有的涉及到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的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对损害环境的民事赔偿无法律依据可循,一些重要农村环境保护领域还存在着立法空白。第三,缺乏实用性强、可操作的治理技术。目前国家针对城市和大型企业污染制定了许多相关治理办法和措施,还设立了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提供贷款贴息等。而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相关治理办法、措施及政策。同时,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基本沿用城市和大的工矿企业环境污染治理方法――末端治理法。末端治理适用于大规模的工矿企业单一点源污染的防治,而在农村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和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治理中,会受到农村治污设施建设不完善、经济规模小以及折旧率高等客观因素限制.不能起到有效控制污染的作用。

  (三)农村环保资金投入不足使治理无保障。农村环保属于公益性事业,投资回报率小,周期长。长期以来国家用于防治环境污染的资金几乎全部投到工业企业和城市,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社会闲散资金由于没有适宜的政策引导,还无法流畅流入农村环保事业中,制约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进程。

  (四)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城乡二元结构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建构,人为地将公民分为“农村”和“城市”2个部分。在这种“二元结构”下,农村的环境保护长期受到忽视,环保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这是农村环境污染失控的一个重要背景。由此造成的社会分割和身份歧视导致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成为产生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成因。

  (一)建立农村生态经济结构。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首先要从调结构促转型出发,改变以往不适应环境要求的经济结构,建立农村生态经济结构。金华市应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优势培育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走适合农村特点的经济发展之路。

  (二)加大农村环保资金投入。当前,金华市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一般的工业危险废物处置、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工业领域,农村的环境污染治理基础设施非常薄弱,给推进城乡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带来巨大挑战。同时,各地农村在环境质量上更需要进一步提升,如环境脏乱差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村环保项目建设在数量上还需进一步提高。必须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基础的设施建设,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地方政府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发挥主体作用,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是农村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的必要前提,必须加大投入为推进农村污染治理建设夯实硬件基础。

  (三)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农民环保意识。农民环保意识不提高,农村的环境污染就得不到根治。必须强化农民的资源、环境、生态意识,提高其节约资源、合理使用资源的自觉性,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环境资源价值论。

  要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作.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对公众进行环境保护法律知识宣传。尤其要对基层领导干部进行环保知识培训。

  (四)健全相关法规,构建科学监管执法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环境规划,是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根本措施之一,它可以解决乡镇企业与农村环境保护问题,防止城镇污染向农村蔓延、扩散,保护农业和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同时,要构建科学的监管执法环境。当前,落后的农村环境污染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给地方政府环境监管能力带来许多问题,社会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并不是十分满意,其监管执法还有许多值得创新和改革的地方。比如,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方法上,轻源头治理、重事后处置;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方式上,轻法制规范、重行政手段和道德自律;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主体上,轻社会参与、重政府作用;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思想观念上,轻环境保护、重经济建设。同时,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地方分割、条块分离、部门分散的现象仍比较严重,行政管理手段仍相对滞后,很难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基层环境管理力量比较薄弱,适应不了当前亟需加强环境监管的实际要求。

  (五)完善各级政绩考核体系。以往,地方政府的考核标准一般以GDP为主,很少顾及农村环境问题,而环境、生态成本、资源,则助长了种种非理性的经济发展理念和行为,导致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长期来看,如果沿袭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本地的自然资源将难以为继,农村环境将不堪重负。因此若要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必要对现行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指标对地方政府进行实绩考核IM电竞,树立新的政绩观,科学衡理政绩,从根本上遏制住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背道而驰的现象,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地方政府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责任考核机制。

  [2] 浙江省委.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决定[R].2010.6

  [4] 乐小芳.我国农生活方式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分析[J].农村环境与发展,2004,21(4)

  对湖泊水污染进行整治是一项大工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合理整治,后果将不堪设想,对湖泊水污染的治理目前主要是针对污染源进行整治。这项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要利用各方面的能力来对这项工程资金进行筹划,下面对湖泊流域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来源和具体的治理思路和对策进行逐一的分析和探讨:

  地球上储存的天然水资源是极其丰富的,但目前人类可开发利用的淡水储量约400万km3 , 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126% ,而且这部分淡水在陆地上的分布也很不均匀。

  本世纪以来,由于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全球范围内水消耗量不断上升。目前世界上约15亿人口的聚居地淡水不足。由于水供应不足而在140多个地区曾出现紧张局势;如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印度河之争、中东问题的焦点之一就是水资源的控制权和使用权等。水的危机是本世纪继石油之后的又一危机,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据统计,全世界每分钟近100吨污水流入江河。水资源的危机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

  由于一直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人们对赖以身存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近年来湖泊流域水污染的严重性已经日益凸显出来了,当前湖泊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由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两部分的排放组成的,下面对这两部分污水处理工程进行一一分析:

  1.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由于我国的湖泊主要的分布地点是在农村地区和一些城市的郊区,只有少部分在城市内部,所以污水的来源主要是农村生活污水和城市郊区生活污水。由于中国人口数量比较大,所以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有助于降低人们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但由于在农村经济不发达,且现在的污水处理资金又完全是依赖财政拨款,所以也就没有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水回收再利用的技术也不成熟,而湖泊就成了人们处理生活垃圾的场所,水域和陆地不同它流动性强会造成污染的快速蔓延,所以对水污染的处理要更加紧迫。相比较来说城市的治理取得了一些成绩,而未来农村应作为生活污水源处理的重点。建议可以采取减少对生活垃圾的制造并将生活垃圾集中排放统一处理。

  2.工业污水处理工程,主要来自于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污水排放,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中小型企业一般都分布在城市的郊区且自身的经济实力还较弱,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所以对治理污水排放的实施还很落后,同时又比较靠近湖泊,所以中小企业对湖泊流域造成的水污染相对来说要比大型企业严重。对于工业污染我们要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建立自己的污水处理系统,这无论是对于企业自身还是对社会都是有着长远利益的,要鼓励企业放眼未来。

  在对污水处理的工程中,需要完整的资金链做技术和施工的后备支持。而现在的问题是,投资力度和投资方向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1.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假设的投资力度较大,而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很落后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耗能力。小城镇和农村的经济水平和发展速度已经逐渐提高,所以对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巨大。而问题是投资者更多的是考虑经济收效而非水环境治理,然而由于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较低,所以排污费的征收难度就很多没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所以看出越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排污费的征收难度就越大,反而污水处理设施对政府补贴就越高。

  2.融资出现问题,对于中小企业和一些城镇企业融资确实是个不小的难题,因为这些地方用于治理水污染治理的资金主要还是依靠企业自身,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对于工业污染的治理方面政府投入的资金比例逐年下调,已经由2001年30%下降到2005年的6%。政府的这一做法已经表明,鼓励企业自身去解决问题,也预示着未来将撤出对企业治理环境的投资,相信企业有这样的能力。

  3.生态工程项目的收益情况存在不确定性,从前景来看生态工程项目所附带的生态景观和一些水产品是有一定经济效益的,但是当前我国这种经济的收益模式还不是很明确,所以还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经济发展必须有利于资源的持续利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绝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半个世纪以来,人类采取大量生产,无度消费,大量废弃的方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消耗越来越快。地球表面有40%的地区为干旱地区,世界上25%的人口生活在严重缺水地区,到2025年将增加到65%,人类生存发展受到威胁。

  1.对现有的资金进行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资金的安排计划不断做出调整,使有限的资金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应对目前的情况并满足新形势下的需要。

  2.加强对西方发达国家湖泊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学习,从学习过程中不难看出西方国家对环境污染治理的过程中利用了多种经济手段,从而取得了长远而稳定的好成绩。所以我们务必要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强资金的筹借力度,使多种经济手段广泛的应用于我国水环境治理的问题上。

  3.促进企业对工业污染治理实施系统的投资,并鼓励其不断加大力度,同时要在政策上多给予支持,使环境治理工程能够长期稳固的发展。

  4.改变政府对环境治理的投资结构,使政府的投资侧重点由城市向不发达地区侧重和偏移,这一过渡如果很好的实现则会使资金更高效的利用,整体环境必将得到大的改善。

  5.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处理环境污染的资金问题,应该充分利用水产品和自然生态景观来形成长期稳定的经济收效,这样资金就会自觉的流入生态工程的建设中,真正的拓宽了资金的渠道,并能在污水处理的资金方面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总之,政府有关部门首先要组织专门人员对沿河的工业生产、城区生活用水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找出污染根源,研究治理措施。对于排查出的重点水污染企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逐个制定再提出方案,同时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及政策,实施关停治理,特别是对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而不正常使用的企业,坚决给予重罚,确保长期稳定达标排放。除此之外,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加大污水处理的资金投入,可以铺设地下管道,将处理后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送入污水处理厂进行二次处理,进一步减少排入河道的污染物。同时,环保部门也要和工商、国土、经贸等部门联合把关,审核老企业的重新登记,控制老污染源;停止小造纸、小电镀、小冶炼等污染项目的新建审批,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

  要知道生态环境的治理问题绝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所以保护好生存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责无旁贷。另外本身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就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而当前流域内的各种产业也都无法实现无污染排放,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爱惜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每个人都应从自己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珍惜我们的生存环境。

  [1] 王金南,吴悦颖,李云生. 中国重点湖泊水污染防治基本思路[J]. 环境保护, 2009,(21) .

  [2] 霍守亮,席北斗,姚波,何连生,许其功,刘鸿亮. 中国湖泊富营养化防治策略研究[J]. 环境保护, 2009,(04) .

  [3] 宁淼,叶文虎. 我国淡水湖泊的水环境安全及其保障对策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 .

  分析跨国海域陆源海洋环境污染首先应当明确陆源污染的概念。尽管在全球范围内涉及控制陆源污染的公约已有不少,例如 1974 年《防止陆源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1985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的《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的蒙特利尔准则》,但截至目前,国际上对于陆源污染并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概念。

  参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94条第三款从陆上来源、从大气层或通过大气层或由于倾倒而放出的有毒、有害或有碍健康的物质,特别是持久不变的物质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5条释义陆地污染源是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指从陆地向海域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各种场所、设施。陆源污染物,是相对海上污染物而言的,是由陆地污染源向海域排放的污染物。 中关于陆源污染的阐述,笔者认为陆源污染应当是在陆地上产生通过直接或经由河流、大气等间接方式最终进入海洋对海洋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

  由于海洋水体具有流动性,经由一国沿海产生的陆源海洋环境污染随着水体的循环很容易污染他国领海,一国内部的陆源污染很可能会演变成他国的海洋灾难,跨国海域陆源海洋环境污染由此产生。

  1609年近代著名的国际法学家格老秀斯发表了《海洋自由论》,阐述了海洋自由的思想,表明各国都有合理利用海洋的自由,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合理利用的自由不应当等同于污染的自由,一旦陆源污染损害事实造成,对他国的侵权也就开始了。

  每个国家对于本国的领海享有主权,主权范围内,各国都有权向自己的领海排放污染物,即享有排污权,但是由于水体的流动性,一国的陆源污染不但会影响到本国,同时也会对水循环过程中流经的国家产生污染损害。这便对他国造成了一种侵权,实际上无论是哪个国家,在国际法上都无权在使用本国领海时使他国水域蒙受污染损害。也就是说一旦一国在行使排污权的同时,给它国的生态环境、国民正常海上作业或者生命健康造成危害,即可视为排污权行使不当,可以向造成污染的国家提出补偿。这种补偿不仅包括损害赔偿,还应有民法上对侵权行为的其他救济方式,例如停止侵害、排除危险和消除妨害等。

  依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针对跨国海域陆源海洋环境污染的污染方理应承当治理的责任,但由于陆源污染的排放主体的复杂性,在实践中一国本身都很难确定责任主体,跨国海域陆源海洋环境污染的受害国就更难以确定诉讼主体,这就给跨国海域陆源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带来了极大地难度。

  目前在国际范围内,虽然相关的国际公约、区域性公约、国内立法已有不少,但是国际公约大都着重加强国际合作,仅针对陆源污染中部分有毒有害物质采用明确列举的方式设定禁排规范,例如在《防止陆源污染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中,第4条第一款规定,各缔约国保证消除本公约附件一第一部分所列的陆源物质对海域的污染,并保证严格限制本公约附件一第二部分所列的陆源物质对海域的污染。

  国内立法上则强调各排污单位排污指标,以量化规制,同时辅以经济手段,例如征收排污费用等。以我国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建立并实施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确定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并对主要污染源分配排放控制数量。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从我国关于治理陆源污染的法律条文中不难看出,针对陆源污染我国主要是以宏观调控为主,且其立法的落脚点放在了严格控制各排污主体排放陆源污染物的数量指标上,针对造成陆源污染的单位以处罚金为主要惩罚措施。这对于一国内部或许是可行的,可是若将这一系列措施应用于跨国海域陆源海洋环境污染的防治上,其执行力度恐怕就大打折扣了。

  基于目前对于防治跨国海域陆源海洋环境污染法律对策的现状,笔者认为无论是国际公约还是国内立法,其都将解决跨国海域陆源海洋环境污染的对策重点放在了防上,即通过限制排放达到减少跨国海域陆源海洋环境污染的目的。但是对于已经造成的污染如何处理,对于跨国海域陆源海洋环境污染的受害者怎样补偿,却缺乏相应的措施。对此,笔者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

  第一、确立排污权指标,实行排污权交易制度。所谓排污权交易是指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确定的条件下,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从而达到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目的。国际法上每个国家都是平等的主体,都享有排污权,想要保证经济的发展的同时做到零污染排放这是不可能的。所以首先应当依照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实力确立各国享有的向海洋排污的指标,超过指标的数额,可以通过交易买卖的方式向有结余的国家购买,通过这样的经济手段可以督促各国严把陆源排污关,减少不必要的陆源污染物进入海洋。

  第二、建立全球陆源污染环境基金。针对各国每年造成的陆源污染,由各国依照本国每年实际排污指标按比例向基金存入一定款项,用于全球每年对于跨国海域陆源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考虑到各国经济实力的差异,想要仅凭一国之力治理所属海域的陆源污染,不仅会对本国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从法律层面来说作为陆源污染的受害国这也是显失法律的公平与正义的。建立全球陆源污染环境基金,集合各国的力量,用于治理陆源污染,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治理跨国海域陆源海洋环境污染的资金流。

  首先,应当完善跨国海域陆源海洋环境污染的民事责任制度。跨国海域陆源海洋环境污染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侵权,应当承担严格的民事责任,即对污染环境造成环境污染损害事故的,不管当事人有无过错,都应该承担民事责任。当一国的跨国海域陆源海洋环境污染的危害已经不仅对另一国领海水体造成损失,并且对该国居民的健康以及生活造成实际损害时,法律应当赋予他们追偿的权利,这才不失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其次,国家代位追偿制。考虑到公民相对于国家的弱势地位,以及公民在针对跨国海域陆源海洋环境污染诉讼中诉讼主体,举证责任的困难,国家应当充分发挥作用,在公民蒙受跨国海域陆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举证不能或难以确定诉讼主体的情况下,如果损害事实确定,可以由国家先代为赔偿,再由国家取得追偿权,由国家向造成跨国海域陆源海洋环境污染的当事方追偿。

  根据联合国、环保组织和我国的相关数据显示,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全球海域污染的污染物当中,陆源污染物占到50%至90%,跨国海域陆源海洋环境污染的防治迫在眉睫。各国除了应该在本国立法下确立完善的防治陆源海洋环境污染的机制,还应积极参与国际公约加强国际合作,防污与治理并行,同时建立完善的损害赔偿机制,才是处理跨国海域陆源海洋环境污染的应有之法。

   浅议治理农村环境污染 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 浅析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治理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分析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研究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探讨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基本对策 从重金属污染看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治理 浅谈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 农村环境污染及其治理探究 农村环境污染及其治理措施 论依法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汉中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考和建议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难的利益和价值冲突探析 浅谈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治理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金华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4.

  [6]肖萍.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及立法完善[J].江西社会科学,2011,(6).

  [7]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M].北京:三联书店,1999:227.

  [8]郑杭生,李强.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348.

  [9].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2-11-09).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

0898-66668888

手 机:13988888888

地 址:IM电竞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

扫一扫,加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3 IM电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1005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