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电竞发展趋势世界上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但是相应的淡水资源的需求和消耗也在不断增多。水,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资源,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这种观点的驱使下,水环境的质量越来越恶劣、水资源短缺也越来越严重,这一切都加重了城市的负荷,带来一系列危及城市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
根据水利部门的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増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将降低到1760m3,总缺水量将达到400~500亿m3,已经达到了世界公认的缺水警戒线。从地区分布情况来看,水资源总量的81%集中分布于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其中40%以上又集中于西南五省区,就人均占有淡水资源而言,南方最高地区和北方最低地区相差数十倍,西部比东部甚至高出五、六百倍;这些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用水量和排水量都在不断增加,加剧了用水的紧张和水质的污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此造成的水危机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数量由1978年的193个增加到2001年的664个,城镇人口由17,245万人增加到48,064万人。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城市化速度进一步加快,目前城市化水平达到37%左右。城市数量与规模的迅速增加与扩张,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问题。近10年来,我国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在1999年首次超过工业污水排放量,2001年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221亿吨,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53.2%.与此同时,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和不足。
据统计:目前全国年排污量约为350亿m3,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仅为15%,全国超过80%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有效的收集处理就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水体,使得原本具有泄洪和美化景观作用的河渠变成了天然污水渠。特别是在全国2200座县城与19200个建制镇中,污水排放量约占污水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但这些中小城市(镇)的污水处理能力都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照此发展下去,城市的水环境将每况愈下。并进一步的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即使在我国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南方地区,由于水体污染,水质型缺水也处于相当严峻地步。而且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及人口城市化的加速,城镇污水量将愈来愈大,水环境污染也会日益加重。
我国污水处理事业的历史始于1921年,到改革开放的近二十年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仍然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据统计,到2000年底,全国已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427座,其中二级处理厂282座。这些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城市污水的处理水平,但处理量的增加仍远远滞后于污水排放量的增长,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即便按98年资料,我国城市污水的处理率也仅为15.8%,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早在1980年就已达到了70%.
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的实际情况是污水处理率低,很多老城区的排水管网甚至不成系统。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增长缓慢和污水处理率低是造成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由此导致了水环境的持续恶化,并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IM电竞。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是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能否高效运转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都是沿袭了欧美国家近百年来的路线和处理技术,在吸收、消化国外技术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国现阶段采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与同期国外的技术水平相比依然还很落后,始终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维修率高、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从而影响它们在污水处理厂投标中的竞争力。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防止水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为发展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使水环境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资金是个根本问题。
我国经济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用于水污染治理的资金还很紧缺,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技术和模式,依靠大规模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来改善水环境在现阶段实现的可能性不大。
即使修建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其高昂的运行维护管理费用也是城市污水处理率低,水体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清华大学紫光顾问公司调查:我国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状况是1/3运行正常、1/3不正常、1/3处于闲置状态,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转率只能达到50%,我国污水的实际处理率远远低于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
统计资料表明:2010年要增加6722万吨的污水处理,约需1344亿元的环保资金投入。按目前日处理能力2685万吨,每立方米的运行费用0.5元计算,需运行费用49亿元/年,到2010年则需171.7亿元,资金不足十分突出。
虽然近几年国家对污水处理投资有所增加,但与国外相比还差距甚远IM电竞,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据有关资料统计: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国家用于排水设施与污水处理方面的投资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0.53%~0.88%。而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用于排水设施与污水处理方面方面的投资仅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0.02%~0.03%。所以我国应通过宏观调控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城市排水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
传统的处理技术较复杂,我国目前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及管理水平不能适应,这样就造成了即使已建成的污水厂也不能正常运行,严重制约了已建城市污水厂的正常运行。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是我国的实际国情,面对人民群众急需解决的生存压力,各级政府部门不得不把发展经济作为其首要任务。目前,我国很多大城市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污水处理厂建设的规划和建设计划工作,但在广大中小城市(镇)还没有将污水处理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的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专门的建设资金。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小城市(镇)的发展十分迅速,全国19200多个建制镇绝大多数都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目前,中小城市(镇)的污水排放量约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随着未来50年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将会数倍、甚至十几倍的增加,势必加剧水环境的恶化。中小城市(镇)和大城市在水系上是相通的,而且往往处于大城市的上游,中小城镇的污水治理工作做不好,大城市污水处理率即使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水环境的质量也不会有明显改善。因此,要改善我国水环境被污染和继续恶化的状况,保护我国紧缺的水资源,除了要刻不容缓地对大城市的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外,中小城市(镇)污水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由于这些中小城市(镇)和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排水体制、基础资料、融资渠道等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可能也不应该把大城市的污水治理工艺、技术装备等搬用到中小城市(镇)的污水处理厂中去。
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在中小城市污水处理方面,尚缺乏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缺乏资金和管理经验。因此,探索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城市(镇)污水处理工艺,掌握一批在中小城市(镇)具有代表性的污染源的治理技术和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就势在必行。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财力有限,用于基础设施上的资金在大城市和中小城镇之间的分配严重不平衡,如近期国家、省、市把投资的重点放在支持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上,对县及以下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扶持较少。另一个中小城镇有别于大城市的特点是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污水处理厂运行操作的难易程度提出了要求。污水处理是能源密集型的综合技术,污水处理的能耗与所处理的污水量、水质、采用的工艺方法、运行方式、处理程度及操作管理有关。
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国家提出了至2010年要求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建制镇污水处理率不低于50%的目标,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将是大城市和广大中小城市(镇)并举。
以上这些因素就决定了应用于中小城市(镇)的污水处理技术首先必须经济、高效、节省能耗和简便易行。因此,研究和开发对传统工艺的改造和替代的新工艺,发展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效果好且高效率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是我国当前污水治理领域的一项主要任务。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走简易、高效率、低能耗的技术路线适合我国的国情。
目前在高效率低能耗污水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进展,也开发出了一些经济实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下面所列的技术一般认为是可行且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低能耗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高效低能耗是针对传统污水处理方法的工艺流程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得,至今尚无明确严格的定义,但总体上高效率、低能耗应具有以下特点,应能满足以下条件:
a)。总投资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资金非常庞大,因此严格控制总投资对国民经济大有益处。
b)。运行费用低。运行费用是污水处理厂能否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是评判一套工艺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
c)。处理工艺应具有较强的适应冲击负荷的能力,因为中小城镇污水水量水质昼夜、季节波动较大。
d)。要求管理简单、运行稳定、维修方便。这对于中小城镇尤为重要,因为中小城镇往往技术力量比较薄弱。
e)。污水处理设施要占地省。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极其紧缺。土地资源是我国许多城市发展和规划的一个重要因素。
f)。所选择的处理工艺具有可以方便地改变其处理流程的能力。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数量众多的中小城镇的各种不同需求。如:有的中小城镇地处封闭水体,污水需要除磷脱氮;而有些中小城镇附近有大江、大河,只需要处理BOD即可。
[1]沈光范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的若干问题。《中国给水排水》,2000.3.
[2]涂兆林。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与发展对策。《市政技术》,1997.2
[3]凌京蕾,赵压乾,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与发展之浅见,环境保护,1997,№。10
[4]孙文汗,孙寿魁,我国污水处理的可持续发展,排水委员会第四届第一次年会,2001-7-3
[5]张忠祥,钱易。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污染防治对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6]唐亮,左玉辉。我国小城镇水污染控制战略的思考重庆环境科学1998Vol.20,№。5
[7]于衍真小型城镇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94Vol.8,№。3
[8]陈红英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模式探讨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3,Vol.31№。1
发展趋势世界上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但是相应的淡水资源的需求和消耗也在不断增多。水,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资源,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这种观点的驱使下,水环境的质量越来越恶劣、水资源短缺也越来越严重,这一切都加重了城市的负荷,带来一系列危及城市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
根据水利部门的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増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将降低到1760m3,总缺水量将达到400~500亿m3,已经达到了世界公认的缺水警戒线。从地区分布情况来看,水资源总量的81%集中分布于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其中40%以上又集中于西南五省区,就人均占有淡水资源而言,南方最高地区和北方最低地区相差数十倍,西部比东部甚至高出五、六百倍;这些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用水量和排水量都在不断增加,加剧了用水的紧张和水质的污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此造成的水危机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数量由1978年的193个增加到2001年的664个,城镇人口由17,245万人增加到48,064万人。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城市化速度进一步加快,目前城市化水平达到37%左右。城市数量与规模的迅速增加与扩张,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问题。近10年来,我国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在1999年首次超过工业污水排放量,2001年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221亿吨,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53.2%.与此同时,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和不足。
据统计:目前全国年排污量约为350亿m3,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仅为15%,全国超过80%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有效的收集处理就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水体,使得原本具有泄洪和美化景观作用的河渠变成了天然污水渠。特别是在全国2200座县城与19200个建制镇中,污水排放量约占污水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但这些中小城市(镇)的污水处理能力都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照此发展下去,城市的水环境将每况愈下。并进一步的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即使在我国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南方地区,由于水体污染,水质型缺水也处于相当严峻地步。而且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及人口城市化的加速,城镇污水量将愈来愈大,水环境污染也会日益加重。
我国污水处理事业的历史始于1921年,到改革开放的近二十年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仍然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据统计,到2000年底,全国已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427座,其中二级处理厂282座。这些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城市污水的处理水平,但处理量的增加仍远远滞后于污水排放量的增长,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即便按98年资料,我国城市污水的处理率也仅为15.8%,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早在1980年就已达到了70%.
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的实际情况是污水处理率低,很多老城区的排水管网甚至不成系统。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增长缓慢和污水处理率低是造成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由此导致了水环境的持续恶化,并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是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能否高效运转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都是沿袭了欧美国家近百年来的路线和处理技术,在吸收、消化国外技术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国现阶段采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与同期国外的技术水平相比依然还很落后,始终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维修率高、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从而影响它们在污水处理厂投标中的竞争力。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防止水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为发展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使水环境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资金是个根本问题。
我国经济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用于水污染治理的资金还很紧缺,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技术和模式,依靠大规模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来改善水环境在现阶段实现的可能性不大。
即使修建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其高昂的运行维护管理费用也是城市污水处理率低,水体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清华大学紫光顾问公司调查:我国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状况是1/3运行正常、1/3不正常、1/3处于闲置状态,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转率只能达到50%,我国污水的实际处理率远远低于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
统计资料表明:2010年要增加6722万吨的污水处理,约需1344亿元的环保资金投入。按目前日处理能力2685万吨,每立方米的运行费用0.5元计算,需运行费用49亿元/年,到2010年则需171.7亿元,资金不足十分突出。
虽然近几年国家对污水处理投资有所增加,但与国外相比还差距甚远,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据有关资料统计: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国家用于排水设施与污水处理方面的投资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0.53%~0.88%。而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用于排水设施与污水处理方面方面的投资仅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0.02%~0.03%。所以我国应通过宏观调控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城市排水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
传统的处理技术较复杂,我国目前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及管理水平不能适应,这样就造成了即使已建成的污水厂也不能正常运行,严重制约了已建城市污水厂的正常运行。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是我国的实际国情,面对人民群众急需解决的生存压力,各级政府部门不得不把发展经济作为其首要任务。目前,我国很多大城市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污水处理厂建设的规划和建设计划工作,但在广大中小城市(镇)还没有将污水处理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的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专门的建设资金。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小城市(镇)的发展十分迅速,全国19200多个建制镇绝大多数都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目前,中小城市(镇)的污水排放量约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随着未来50年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将会数倍、甚至十几倍的增加,势必加剧水环境的恶化。中小城市(镇)和大城市在水系上是相通的,而且往往处于大城市的上游,中小城镇的污水治理工作做不好,大城市污水处理率即使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水环境的质量也不会有明显改善。因此,要改善我国水环境被污染和继续恶化的状况,保护我国紧缺的水资源,除了要刻不容缓地对大城市的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外,中小城市(镇)污水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由于这些中小城市(镇)和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排水体制、基础资料、融资渠道等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可能也不应该把大城市的污水治理工艺、技术装备等搬用到中小城市(镇)的污水处理厂中去。
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在中小城市污水处理方面,尚缺乏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缺乏资金和管理经验。因此,探索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城市(镇)污水处理工艺,掌握一批在中小城市(镇)具有代表性的污染源的治理技术和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就势在必行。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财力有限,用于基础设施上的资金在大城市和中小城镇之间的分配严重不平衡,如近期国家、省、市把投资的重点放在支持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上,对县及以下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扶持较少。另一个中小城镇有别于大城市的特点是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污水处理厂运行操作的难易程度提出了要求。污水处理是能源密集型的综合技术,污水处理的能耗与所处理的污水量、水质、采用的工艺方法、运行方式、处理程度及操作管理有关。
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国家提出了至2010年要求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建制镇污水处理率不低于50%的目标,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将是大城市和广大中小城市(镇)并举。
以上这些因素就决定了应用于中小城市(镇)的污水处理技术首先必须经济、高效、节省能耗和简便易行。因此,研究和开发对传统工艺的改造和替代的新工艺,发展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效果好且高效率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是我国当前污水治理领域的一项主要任务。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走简易、高效率、低能耗的技术路线适合我国的国情。
目前在高效率低能耗污水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进展,也开发出了一些经济实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下面所列的技术一般认为是可行且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低能耗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高效低能耗是针对传统污水处理方法的工艺流程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得,至今尚无明确严格的定义,但总体上高效率、低能耗应具有以下特点,应能满足以下条件:
a)。总投资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资金非常庞大,因此严格控制总投资对国民经济大有益处。
b)。运行费用低。运行费用是污水处理厂能否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是评判一套工艺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
c)。处理工艺应具有较强的适应冲击负荷的能力,因为中小城镇污水水量水质昼夜、季节波动较大。
d)。要求管理简单、运行稳定、维修方便。这对于中小城镇尤为重要,因为中小城镇往往技术力量比较薄弱。
e)。污水处理设施要占地省。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极其紧缺。土地资源是我国许多城市发展和规划的一个重要因素。
f)。所选择的处理工艺具有可以方便地改变其处理流程的能力。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数量众多的中小城镇的各种不同需求。如:有的中小城镇地处封闭水体,污水需要除磷脱氮;而有些中小城镇附近有大江、大河IM电竞,只需要处理BOD即可。
[1]沈光范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的若干问题。《中国给水排水》,2000.3.
[2]涂兆林。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与发展对策。《市政技术》,1997.2
[3]凌京蕾,赵压乾,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与发展之浅见,环境保护,1997,№。10
[4]孙文汗,孙寿魁,我国污水处理的可持续发展,排水委员会第四届第一次年会,2001-7-3
[5]张忠祥,钱易。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污染防治对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6]唐亮,左玉辉。我国小城镇水污染控制战略的思考重庆环境科学1998Vol.20,№。5
[7]于衍真小型城镇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94Vol.8,№。3
[8]陈红英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模式探讨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3,Vol.31№。1
发展趋势世界上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但是相应的淡水资源的需求和消耗也在不断增多。水,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资源,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这种观点的驱使下,水环境的质量越来越恶劣、水资源短缺也越来越严重,这一切都加重了城市的负荷,带来一系列危及城市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
根据水利部门的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増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将降低到1760m3,总缺水量将达到400~500亿m3,已经达到了世界公认的缺水警戒线。从地区分布情况来看,水资源总量的81%集中分布于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其中40%以上又集中于西南五省区,就人均占有淡水资源而言,南方最高地区和北方最低地区相差数十倍,西部比东部甚至高出五、六百倍;这些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用水量和排水量都在不断增加,加剧了用水的紧张和水质的污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此造成的水危机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数量由1978年的193个增加到2001年的664个,城镇人口由17,245万人增加到48,064万人。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城市化速度进一步加快,目前城市化水平达到37%左右。城市数量与规模的迅速增加与扩张,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问题。近10年来,我国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在1999年首次超过工业污水排放量,2001年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221亿吨,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53.2%.与此同时,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和不足。
据统计:目前全国年排污量约为350亿m3,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仅为15%,全国超过80%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有效的收集处理就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水体,使得原本具有泄洪和美化景观作用的河渠变成了天然污水渠。特别是在全国2200座县城与19200个建制镇中,污水排放量约占污水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但这些中小城市(镇)的污水处理能力都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照此发展下去,城市的水环境将每况愈下。并进一步的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即使在我国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南方地区,由于水体污染,水质型缺水也处于相当严峻地步。而且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及人口城市化的加速,城镇污水量将愈来愈大,水环境污染也会日益加重。
我国污水处理事业的历史始于1921年,到改革开放的近二十年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仍然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据统计,到2000年底,全国已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427座,其中二级处理厂282座。这些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城市污水的处理水平,但处理量的增加仍远远滞后于污水排放量的增长,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即便按98年资料,我国城市污水的处理率也仅为15.8%,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早在1980年就已达到了70%.
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的实际情况是污水处理率低,很多老城区的排水管网甚至不成系统。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增长缓慢和污水处理率低是造成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由此导致了水环境的持续恶化,并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是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能否高效运转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都是沿袭了欧美国家近百年来的路线和处理技术,在吸收、消化国外技术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国现阶段采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与同期国外的技术水平相比依然还很落后,始终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维修率高、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从而影响它们在污水处理厂投标中的竞争力。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防止水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为发展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使水环境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资金是个根本问题。
我国经济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用于水污染治理的资金还很紧缺,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技术和模式,依靠大规模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来改善水环境在现阶段实现的可能性不大。
即使修建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其高昂的运行维护管理费用也是城市污水处理率低,水体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清华大学紫光顾问公司调查:我国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状况是1/3运行正常、1/3不正常、1/3处于闲置状态,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转率只能达到50%,我国污水的实际处理率远远低于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
统计资料表明:2010年要增加6722万吨的污水处理,约需1344亿元的环保资金投入。按目前日处理能力2685万吨,每立方米的运行费用0.5元计算,需运行费用49亿元/年,到2010年则需171.7亿元,资金不足十分突出。
虽然近几年国家对污水处理投资有所增加,但与国外相比还差距甚远,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据有关资料统计: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国家用于排水设施与污水处理方面的投资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0.53%~0.88%。而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用于排水设施与污水处理方面方面的投资仅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0.02%~0.03%。所以我国应通过宏观调控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城市排水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
传统的处理技术较复杂,我国目前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及管理水平不能适应,这样就造成了即使已建成的污水厂也不能正常运行,严重制约了已建城市污水厂的正常运行。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是我国的实际国情,面对人民群众急需解决的生存压力,各级政府部门不得不把发展经济作为其首要任务。目前,我国很多大城市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污水处理厂建设的规划和建设计划工作,但在广大中小城市(镇)还没有将污水处理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的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专门的建设资金。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小城市(镇)的发展十分迅速,全国19200多个建制镇绝大多数都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目前,中小城市(镇)的污水排放量约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随着未来50年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将会数倍、甚至十几倍的增加,势必加剧水环境的恶化。中小城市(镇)和大城市在水系上是相通的,而且往往处于大城市的上游,中小城镇的污水治理工作做不好,大城市污水处理率即使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水环境的质量也不会有明显改善。因此,要改善我国水环境被污染和继续恶化的状况,保护我国紧缺的水资源,除了要刻不容缓地对大城市的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外,中小城市(镇)污水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由于这些中小城市(镇)和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排水体制、基础资料、融资渠道等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可能也不应该把大城市的污水治理工艺、技术装备等搬用到中小城市(镇)的污水处理厂中去。
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在中小城市污水处理方面,尚缺乏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缺乏资金和管理经验。因此,探索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城市(镇)污水处理工艺,掌握一批在中小城市(镇)具有代表性的污染源的治理技术和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就势在必行。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财力有限,用于基础设施上的资金在大城市和中小城镇之间的分配严重不平衡,如近期国家、省、市把投资的重点放在支持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上,对县及以下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扶持较少。另一个中小城镇有别于大城市的特点是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污水处理厂运行操作的难易程度提出了要求。污水处理是能源密集型的综合技术,污水处理的能耗与所处理的污水量、水质、采用的工艺方法、运行方式、处理程度及操作管理有关。
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国家提出了至2010年要求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建制镇污水处理率不低于50%的目标,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将是大城市和广大中小城市(镇)并举。
以上这些因素就决定了应用于中小城市(镇)的污水处理技术首先必须经济、高效、节省能耗和简便易行。因此,研究和开发对传统工艺的改造和替代的新工艺,发展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效果好且高效率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是我国当前污水治理领域的一项主要任务。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走简易、高效率、低能耗的技术路线适合我国的国情。
目前在高效率低能耗污水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进展,也开发出了一些经济实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下面所列的技术一般认为是可行且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低能耗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高效低能耗是针对传统污水处理方法的工艺流程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得,至今尚无明确严格的定义,但总体上高效率、低能耗应具有以下特点,应能满足以下条件
a)总投资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资金非常庞大,因此严格控制总投资对国民经济大有益处。
b)运行费用低。运行费用是污水处理厂能否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是评判一套工艺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
c)处理工艺应具有较强的适应冲击负荷的能力,因为中小城镇污水水量水质昼夜、季节波动较大。
d)要求管理简单、运行稳定、维修方便。这对于中小城镇尤为重要,因为中小城镇往往技术力量比较薄弱。
e)污水处理设施要占地省。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极其紧缺。土地资源是我国许多城市发展和规划的一个重要因素。公务员之家
f)所选择的处理工艺具有可以方便地改变其处理流程的能力。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数量众多的中小城镇的各种不同需求。如:有的中小城镇地处封闭水体,污水需要除磷脱氮;而有些中小城镇附近有大江、大河,只需要处理BOD即可。
沈光范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的若干问题。《中国给水排水》,2000.3.
孙文汗,孙寿魁,我国污水处理的可持续发展,排水委员会第四届第一次年会,2001-7-3
张忠祥,钱易。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污染防治对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唐亮,左玉辉。我国小城镇水污染控制战略的思考重庆环境科学1998Vol.20,
陈红英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模式探讨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3,Vol.31
党的十八以来,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着新常态、新状态;党和国家对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污水处理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一名污水处理工作者,我们必须要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时代感,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激情,投入到我们的这份事业中,努力提质增效,实现污水处理稳定达标排放,才能更好的向人民群众,向党和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实现提质增效,关键在人。人是基础,责任是关键。作为污水处理工作,我们要切实提高我们的责任心。近年来,在多次重要的场合强调金山银山不如青山绿水,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不仅是我们这代人的财富,更是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它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容不得半点懈怠,更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从事的这份事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我们每位污水处理的工作者都要充满自信,要以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和责任,做好我们的这份工作,干好我们的这份事业。
实现提质增效,重在技术求精。污水处理要实现提质增效,技术提升是重点,技术的再提升关键在于我们的技术人员,要积极构建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要注重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结合实际,积极树立浓厚业务学习氛围,掀起技术革新的环境,要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工匠精神,在工作上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钻研新业务、新知识,要有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勇气,要为技术人员的技术再提升搭建好平台,创造出良好的环境,让技术人员能够安心精心的做好技术攻关工作,投身到技术工作中。
实现提质增效,要注重员工的健康发展。员工个体健康发展才能更好的促进整体的发展,才能让整体的效益更好更快,在现实过程中,我们要加快人才培养工作的力度,人才培养工作最终的受益者有两者,一者是企业,另一者是员工个体,作为员工个体而言在企业工作,除去获得薪资外,还要不断的满足自己“成长”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影响这种“成长”进度的因子有很多,如:员工个体的性格、学历、实践能力、态度等等,因此,作为我们企业而言要综合考虑,要将员工个体因素也纳入到人才培养工作的考量点,为员工量身定做职业发展计划,即体现出企业以人为本,尊重员工个体的企业文化理念,又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员工的忠诚度和稳定性,让员工实实在在的看到自己未来的希望所在。
实现提质增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是提质增效的保障,作为污水处理厂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创造出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和氛围,要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工作环境氛围,为员工的职业发展创造出好的工作条件,让员工能够感受到健康的企业文化氛围,在员工形成一股正能量,更好的激励员工工作的热情和激情。
国地域辽阔,资源总量大,是资源大国;但人均拥有的资源量却很少,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只是“资源小国”。我国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水资源业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瓶颈。多年的监测和统计数据表明,在水资源短缺的同时,我国城市普遍存在着水污染新问题。199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在统计的138个城市河段中,133个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0%以上的城市河段不宜作饮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松花江、辽河、海河等七大水系的水质状况不断恶化,水污染程度在加剧,范围在扩大。湖泊水库普遍受磷、氮和有机物污染,个别湖泊水出现重金属污染。近年来,我国沿海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赤潮发生的频率逐年增高,范围逐年扩大。据海洋探究所的报告,从1993年到1997年我国已观察到的赤潮中,东海共发生132次,黄渤海共发生72次,南海为61次。1999年7月,勃海在不到10天内连续发生两次大面积赤潮。
我国的水污染如此严重,这是长期以来城市排水工程欠账太多之故,每年有近300亿立方米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使水环境的污染量大大超过了自净能力所能承受的程度,从而破坏了水的良性循环,导致水资源危机的加剧,进而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短缺和水污染的加重,使人们已警觉到污水再生处理已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平安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可持续生存。
由于我国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当严重,并呈发展趋向,1996年的全国第四次环境保护会议强调保护环境是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并将防治水污染作为全国性重点。所以,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已是刻不容缓的事,现笔者拟对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五个新问题作一发言,请大家批评指正。
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需大量资金,首先是污水收集系统,许多城市的下水道很不完善,要建厂就要先埋管道,以往先盖楼后修路,污水满街流的现象相当普遍。所以水污染防治口号喊得响,资金却十分缺乏。笔者参和过不少项目,污水处理设备计划争取较易获得的外国政府贷款,土建投资计划争取国内贷款,而项目所在城市自己的配套资金却迟迟不能落实,项目因此一拖再拖。大家请看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到1999年,我国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已达11605km,按每km投资3000万元计,十年间,投资总额达3000多亿元!平均每年投资300亿元!好厉害!相比之下,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却投资紧缺,为什么投资者把资金都愿投向高速公路的建设,而不愿意投向和环境保护和子孙后代密切相关的污水处理事业?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高速公路通行收费到位,投资的回报有保证。现在从深圳到哈尔滨的沿途,高速公路收费站估计有数百座,可见收费的力度相当大。相反,污水处理厂的收费不到位,投资者的回报没有保证。大家都来抢廉价的水,排免费的污水,靠牺牲环境获取利润,实际上,此路不通!我们希望新世纪,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事业能够象高速公路建设那样,每年有上百亿元的资金投入,早日改变水环境的现况。所以污水收费到位,才能有足够的资金,水工业的发展靠市场机制,投入和回报是并存的,没有回报就没有投入。高速公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可引入市场机制,同样,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也不应由政府统包。
众所周知,我们建设污水处理厂不是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保护水环境保护水资源。所以,如何把污水处理厂运行好就非凡重要,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1986~1992年一直保持良好运行,共处理了6.53亿m3污水,运行费用为人民币9070万元。相当于污水处理厂的总投资费用。以此推算,假如建设一座处理量为10万m3/d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其投资为1.0亿元的话,那么该厂每年的运行费约需1500万元。所以一些城市建不起污水处理厂,一些城市建了污水处理厂却没有能力运行或没有能力开足马力运行。也有热衷于建设污水处理厂而不关心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也不积极解决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经费,听任污水处理厂开工不足甚至接近停产。所以笔者认为污水处理厂有必要由当地环保部门安装在线监测仪表,应对污水处理厂每年处理的污染物总量进行考核。天津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就曾经按所处理的污水量由财政部门拔款,处理量和运行经费挂钩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已经有污水处理厂运行招标活动,把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委托给运行公司来管理,业主按合同支付运行费。把市场机制引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领域,可降低运行费用,保证运行效果,这样我国水环境根本改善的日子为期不远了。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大小,一般取决于城市规划。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地选择污水处理厂的位置,进行合理的规划,关系到城市排水系统的总投资,关系到城市环境保护、水源保护、再生水的利用以及整个排水系统的经营维护和管理费用。一般情况下,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往往决定了污水处理厂的规模。总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应从厂址选择入手,结合投资能力、投资效益、近期实现的可能性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通盘考虑。
从城市污水处理总体上来说,根据排水出路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也不考虑投资能力,单纯从经济上分析,当然污水处理厂规模大,其单方造价、管理费用都比修建小型污水处理厂显得经济。但是,要修建大型污水处理厂,首先要建设一个庞大的排水系统,包括几百至上千公里管道及许多中途泵站,才能将污水收集后集中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这个污水收集系统的投资将超过污水处理厂,而我们近期又缺乏资金,污水收集系统建不起来就更谈不上建污水处理厂。为此,应该根据城市近期的投资能力,从修改排污水规划入手,适当缩小排水系统,争取用较少的资金使系统完善起来,并随城镇建设的发展,逐年修建一批小型廉价的污水处理厂。
城市污水的资源化已是缺水地区的重要课题,因为城市污水已经被证实是可靠的水资源,而随着水处理技术的进步,污水再生技术已经广为应用。在这种情况下,增加一些投资,改善污水处理厂本身的环境保护条件,使城市污水可就近处理、就近回用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城市污水就近处理,可以节省大量管道投资;而处理达标后就近排放,为污水资源化、进行再生回用创造了条件。假如污水处理厂的出口远离再生水的回用点,又将出现回用水工程的管道投资过大新问题,使本来就不轻易推行的污水再生回用事业更加困难,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
一座每日处理100,000m3污水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如每日正常运行,则每日将产生污泥干固体10~20t,折合成含水(一般为80%)污泥,将达50~100t。如何处置这些污泥是一个大新问题。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前或建设后不正常运行(也有作为政绩供参观用)时,此新问题尚不突出,但作为建设、管理人员必须在建厂初期进行认真的探究、决策。
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副产品,有相当大的产量。污泥含有水分和固体物质,主要是所截留的悬浮物及经过处理后的胶体物质和溶解物质所转化而来的产物。污泥聚集了污水中的污染物,还含有大量细菌和寄生虫卵,所以必须经过适当处理,防止二次污染。现在大量未经稳定处理的污泥已成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沉重负担和环境的极大威胁,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中,必须考虑污泥的出路,减少污泥对环境的污染。
污泥的成分主要取决于污水水质、处理的工艺和方法。污泥主要有以下几种摘要:初沉池污泥IM电竞,二沉池污泥,栅渣、沉砂沉渣及浮渣等。初沉池污泥的成分以有机物为主,二沉池污泥含有生物体和化学药剂。污泥中含有大量水分,沉淀池污泥含水率一般在95%以上,含水率能大大影响污泥的体积,若将含水率由99.5%降至95%,则污泥体积可缩减到原来的1/10。
污泥的最终处置主要是根据一定的环境要求和经济条件,最终部分或全部加以利用以及排入大海或土壤,返回到自然环境中。污泥利用和处理前一般要进行浓缩,根据不同的处置方法,通常还要进行稳定、调理、脱水甚至消毒等过程。
污泥稳定的基本方法是厌氧消化,通过这个过程污泥中大部分可降解的有机物被分解,固体总量减少,杀灭病菌。厌氧消化可以产生沼气,为污水处理厂补充能源。
污泥可以用作农业肥料,这可以充分利用污泥中的营养成分,但应进行灭菌处理。污泥也可以用于工业作建筑材料。污泥不能利用时,其最终处置方法有填埋、焚烧、投海等。在考虑利用处置方法时,一定要注重防止环境污染及减少处理费用。根据我国目前状况,应充分考虑农业选用,有可能条件下进行工业利用。
城市污水处理厂其设备投资约占投资的25%~45%,由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自控设备投资及安装工程费组成。污水处理设备的质量是污水处理厂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据有关报告指出摘要:“近20年来,国家仅对石油、化工、冶金、造纸、机械、染料等几个待业废水处理设施的投资就超过了20亿元人民币,建立处理装置5000多套。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率不到30%。”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设备本身的质量新问题是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市政工程往往一旦立项,急于建成,设备尚未落实,土建就先开工,以应付上级要求,这样情况为数不少。实际程序是,主要设备应在初步设计批准后进行订货,以要求施工图设计按所订设备进行设计,避免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所订购的主要设备和设计不符,造成土建设计(尤其是预留、预埋设计)、设备安装设计乃至电气和自控设计的大量返工。此类变更设计极易影响设计质量,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应该可以避免。一般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就没有此类新问题,因为世界银行项目都实行初步设计招标,施工图设计由中标的施工单位委托设计院进行(一般由设计、施工单位组成联合体投标),其主要设备的性能规格、质量保证和价格都在投标书中列出,所以施工图设计时主要设备已经落实,设计质量较易得到保证。
目前不少工程,都是主要设备尚未落实,建设单位就要求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这种情况下,建设单位应和设计单位及时沟通,尽可能避免设计返工,以保证工程质量。
小城镇一般是指建制镇(集镇规划区内)政府所在地,是当地农村及社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辐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建设发展十分迅速。据统计,在1978—2000年的20余年间,全国建制镇从2178个增加到20312个,到目前为止,全国不同规模的小城镇已达48000多个。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后,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其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及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和运行,日益成为各级政府和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相关文献资料显示,近5万个城镇污水处理率不到22%,小城镇污水处理率不到7%,这与“十三五”期间的污水处理率要实现70%的目标存在很大差距。总体而言,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缺乏必要的污水收集系统及处理设施,污水无序乱排;二是村镇经济实力薄弱,技术力量缺乏,无法采用运行费用高、运行管理复杂的处理工艺;三是农业用肥和规模畜禽养殖,使农业污染成为重要的面源污染源。近年来,为缓解小城镇严峻的环境形势,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已经投入了巨额资金进行分散式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尽管我国在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对于已建设施的绩效评估及长效维护管理机制仍然缺乏。当前,还需在把握上述三个特点的前提下,慎重进行小城镇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并不断总结完善,以探索出一条高效的小城镇污水治理之路。
(1)污水收水率不足,污水处理站建设规模偏大。小城镇污水处理站普遍存在排水体制不合理、污水收集不到位、管网质量差、处理规模偏大等问题。污水处理站仍沿用城市污水厂的建设模式,只考虑人口、自来水用水量等因素,忽略小城镇居民均为自建房,有的地势起伏较大,污水收集及入户管接入困难,居民要用污水浇菜、不愿接入等问题,从而导致污水收集率不足,造成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偏大,进水量与厂站处理规模不匹配。(2)小城镇污水处理站的处理工艺存在缺陷。小城镇污水处理站主要是为了处理居民的生活污水而建,但实际上小城镇地区的污水还包括部分养殖、作坊加工等污水。纵观小城镇污水处理站的污水处理工艺,针对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较为全面,但对养殖、作坊加工等污水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从而导致这部分污水无法妥善处理,出水水质不达标。(3)排放标准不科学,不利于选择处理工艺。小城镇污水处理站普遍存在出水标准“一刀切”的现象。小城镇污水处理站的出水标准应从小城镇实际出发,根据尾水排入地表水的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执行相应的排放标准,而不应该一味地将排放标准确定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或一级B排放标准。(4)小城镇污水处理站管理粗放,缺乏专业化。污水处理站运行管护是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由于经费缺乏,村镇一级一般没有专业化队伍运维,多数都是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人员未经专业培训,相关的污水处理专业知识较为缺乏,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很难通过科学的运维及监测手段对污水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不好。(5)缺乏足够的运维管理经费,设备陈旧。小城镇地区一般人口居住较分散,收集管网较长,来水量变化较大,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成本较高。由于小城镇经济条件参差不齐,很难长期承担污水处理站的运行管理费用,污水处理设备老化、损坏均得不到及时更新,镇政府和村委会难以承担设备大修及更新费用。(6)来水量峰谷变化大,出水水质不稳定。小城镇用水量标准较低,污水来水量小且日变化系数大。尤其是乡村旅游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受季节性旅游影响较大,污水量变化更大,其污水浓度变化也较大。影响小城镇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不稳定的因素较多,主要有运行管理方面和技术层面。由于负责小城镇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人员对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工艺节点及设施等技术参数掌握水平不够,加之污水来水量不稳定,极易造成出水水质不稳定,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1)因地制宜进行布局,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小城镇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布局有就地处理、分片区小集中处理及全部汇合大集中处理三种形式。就地布局是指每户或几户单独设置处理装置,污水就地处理;小集中布局是将一定片区范围内的几户甚至几十户的污水收集起来,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就近处理;大集中建设布局是指将全镇污水统一收集后进行集中处理。具体采用何种布局,需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取决于村镇规模、居住密度和地形地貌等。另外,在处理规模时要科学合理。小城镇污水处理站建设规模不宜过大,若建设规模过大,不但容易造成资金浪费,而且设施不能正常运行,因此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多方论证后确定。(2)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重视设计质量。设计是项目建设的关键,若设计不合理,将导致污水处理设施“晒太阳”。根据小城镇污水的特点,一般应选择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维护简单、能耗低的工艺。小城镇污水水质、水量变化幅度较大,决定了小城镇污水处理应选择生物膜法等固着类生物处理工艺,而不宜采用活性污泥法等悬浮类工艺。在能耗方面,若采用以鼓风曝气为主的高能耗工艺,电耗将成为一个较大的负担,通常采用生态处理为主的低能耗工艺,如湿地、快滤等自然净化法,在小城镇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优势。由于小城镇污水量的不均匀性,昼夜变化大,夜间多数时间污水量很少,可设置水量调节系统,确保处理系统正常运行。(3)制定、执行科学的小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目前,小城镇污水处理站排放标准大多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由于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在规模、技术及运行管理方面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小城镇地区的污水排放不宜完全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最好能制定适合小城镇实际情况的生活污水排放标准。而标准不同,也将直接影响具体技术路线的选择和今后的运营管理。(4)实行专业化委托运行管理,加强人员培训。为确保污水处理站正常运行,可委托专业的环保公司,对多个污水处理站进行统一管理,采取投、建、管、运等模式全面提升小城镇污水处理站建设运行能力。通过对管理人员进行再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及专业技术能力。例如,浏阳市2017年通过公开招标,将18个乡镇污水厂运营管理委托给具有资质的专业公司进行日常运维管理,从实际效果看,比之前各乡镇自行管护的分散管理有了很大提高。(5)吸收社会资本,探索污水处理市场化机制。目前,由于乡镇和村级财政收入普遍较低,由居民来承担污水运行费用很难得到保证。一方面,应由市区级政府建立机制,将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费用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运行经费考虑由市级财政支持。另一方面,应全面推进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市场化运行,引入社会资本,鼓励具有污水处理资质的运行公司及企业参与到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中来,不断探索市场化机制。从长远来看,集镇居民需支付一部分运行管理费用,可逐步开征污水处理费、实行污水处理费收支两条线)广泛宣传教育,提高集镇居民的环境意识。当前,我国小城镇环境形势已经成为我国小城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环境污染的蔓延和小城镇自身的环境污染,使小城镇环境保护形势相当严峻,集镇居民的环境意识不强,居民的文化知识水平较低,因此相关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居民污水处理方面的知识。可通过墙报、村级广播等方式,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到污水处理设施运维工作中来,营造小城镇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的良好社会氛围。
小城镇污水处理站建设应当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合理布局,重视设计质量,做到一厂一设计。政府应加大对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投入力度,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人、企业参与到小城镇污水处理事业中来,探索多种融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促进小城镇污水处理事业与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小城镇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和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小城镇地区的污水处理水平和质量,为避免小城镇污水处理站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不断改善污水处理站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也应在污水处理站建设运行的过程中,发挥好监督管理作用,保证小城镇污水处理站的建管正常运行。
[2]谯华,蒋国正,方振东,等.小城镇污水一体化生物处理工艺技术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17,36(4):158-162.
[3]杨晓英,罗兴章,隋国栋,等.基于清流水网的流域水污染控制战略和技术体系[J].自然杂志,2012,34(2):102-107.
[4]刘江国.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环保科技.2017,23(2):58-60.
[5]王桂明,付艳阳.苏家坨镇新小城镇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问题及对策[J].北京水务.2013(6):46-48.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建设规模不断推进,工业废水的排放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加强城市污水治理已成为环境工程中的重要任务。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影响环境工程中污水处理的因素众多,导致城市污水得不到科学的排放,污水处理效益差,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质量。本文在分析城市污水处理存在的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针对性的完善措施,以期提高环境工程整体效益。
水资源作为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之本。然而,随着我国重工业的迅速发展,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成为社会和国家相关部门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业。但在环境工程建设中,因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大制约了污水处理效益,具体如下:
城市污水管网作为收集和输送污水的重要设施,其主要任务在于更好的输送污水和处理污水,然而目前很多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管网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未实施分流设置,导致在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过程中参数设计不够合理,无法对水质做出准确分析,大大降低了污水处理质量。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问题在中小城镇比较明显,主要是因为中小城镇相较于大城市来说距离污水处理厂较远,垃圾量较少,因此很多工厂的垃圾渗滤液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导致水质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目前,所有的污水处理厂所排放的污水虽都能达标,但对在处理过程中所留下的淤泥却未能进行合理处置;加之污水在处理过程中所释放的废气不仅对污水处理厂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危害到了工作人员和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城市污水处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对环境工程建设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对此,在环境工程建设中各部门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力度,结合城市污水性质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尽可能的提高水质,改善污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具体措施如下:
目前,在环境工程建设中资金投入是一个重要问题,污水处理厂应将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纳入重点规划,面向社会积极扩展融资渠道,改变原有的融资模式,适当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运营。如采用托管运营模式,同时也可以采用BOT模式以及TOT模式等,引进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创新管理观念,深化污水处理改革。此外,政府方面也要予以高度重视,适当加大投资力度,给予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根据实际水质选择合理的污水处理措施,保证污水的再生率,不仅可以使污水得到有效利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淡水资源。具体措施如下:
2.2.1改进污水处理技术,解决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污水的再生率。
2.2.2拓宽污水的利用渠道,将其应用到城市规划建设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登等方面,提高污水再生效率。
污水处理效率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污水处理工艺,要想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加强环境保护,必须要选择科学有效、清洁性高、成本低的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厂对此需要事先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其中包括处理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处理水量的占地面积以及淤泥生产率等。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加大研发力度,尽量选择处理效果较好、资金耗费最少的处理工艺,优化城市污水处理管网设计,保证在增强污水处理效率的同时实现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例如以下两种工艺:
BIOSTY工艺是一种经过改良的新一代上向流瀑气生物滤池,整个流程由预处理和生物滤池两个单元组成,这两个单元都是成套的组合设备,布置非常紧凑,地省。它既可以用于污水的二级处理,也可以用于处理出水需要回用等其它要求的污水深度处理,并能达到很高的排放水质标。
BIOFO工艺以物化法为预处理单元,以生化法为深度处理单元,其出水水质优于一般的二级出水,可以达到低质回水标准。结束语综上所述,城市污水处理问题对于环境工程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相关部门和企业必须要积极探索,加大投资力度,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提高污水再生效率,提高环境工程整体效益,促进环保事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1]邵立荣,冯素敏,杨景亮,中小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综合评价现状分析[J].河北工业科技2014,3(6):15-127.
近年来,我国的工业污水处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相对于水资源的需求,我国工业污水的处理和再利用情况依然做的不够。与国外相比,我过的污水处理监控系统还差很远的距离。发达工业国家在污水处理,已经实现了全自动,通过计算机能够做到控制、报警、计算和瞬时记录等。美国在20世纪中后期就实现了,对工业污水处理厂的自动化,现在更是实现了对污水处理工艺过程自动测量主要参数和控制。对工业污水处理的自动化控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起步较晚。21世纪初,我国污水处理厂进入自动控制时期,并且还是多引进的国外技术和设备。因此对当前工业污水处理监控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就显得很有必要。这几年,对于工业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我国政府逐渐加大了力度,对工业污水的处理和再利用发挥了重大作用[1]。
混凝法是在污水中加入混凝剂,通过脱稳和架桥等作用,从而凝聚污水中的污染物以达到过滤的目的。污水中的胶体污染物带有负电荷,而混凝剂带有正电荷,在电荷引力作用下混凝剂吸附污染物凝聚为大颗粒使污染物沉淀。混凝法一般可作为前期处理、进一步处理等。常见的混凝剂有三氯化铁、碱式氯化铝、硫酸铝和硫酸亚铁等。混凝法不仅可以除去污水中的悬浮物颗粒,还可以除去某些重金属,也除去一些微生物从而降低污水的混浊度。由于混凝法既可以单独处理,也可以结合其他方法处理,故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污水处理[2]。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是一种结合了生物化学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该技术依次由好氧曝气池、厌氧池、膜分离池、化学洗涤以及再清洗系统等五个部分组成,是一套完整的系统。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的关键核心是好氧曝气池、厌氧池与膜分离池三个部分。好氧曝气池利用中空纤维膜可以将游离细菌和菌胶团迫留在池中,然后过滤排出,除去各种微生物、悬浮颗粒等其他有机物。然后对中空纤维膜清洗维护以保持它的高透水能力[3]。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具有化学性能比较稳定、抗氧化能力和抗污染能力很强、处理过的水水质很好及设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高级氧化法首先使用氧化剂、光照及催化剂等产生活性极强的自由基,然后利用自由基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为小分子物质,或者直接讲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达到净化目的。一些方法如利用臭氧氧化、利用过氧化氢氧化、利用超声氧化等方法,都能产生自由基。自由基的活性非常强,它能够直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且还不产生新的污染物,是一种可控的有效处理方法。
对于有生物处理作用的污水处理方法,能够在原过程中添加特定生物菌群,使其降解和处理污水的能力更强,这就是添加生物制剂的污水处理技术。此法不替换原有的菌群,而是通过加入新的菌群使原有菌群提高降解污水的能力。此方法能够依据水质的不同而选择合适的生物制剂,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高对污水的处理。因此,这种方法其他深度处理的前处理。
离子交换树脂对重金属元素具有较强的交换吸附作用。树脂交换法是连续且封闭的运行,对污水中的汞能够有效处理,使污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经过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工业污水还可以达到脱色的效果。因此,此方法能够降低污水处理的费用。离子交换树脂法能够处理工业污水中的铜离子,从而使其回收再利用。三是,离子交换树脂利用交换集团,能够对含钼的工业污水进行处理。还有其他重金属离子离子树脂交换法也能够有效处理。
微滤、超滤、渗析、电渗析、纳滤和反渗透等方法,都属于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技术的优点很多,例如无相变组件化、流程简洁、操作容易、低耗能及低成本等。通过反渗透处理过的污水能够再利用,可以用于生活中洗刷用水,可以浇灌农田,也可以再用于工业等。工业污水处理后再利用,将成为今后主流的污水处理方向。
就我国工业污水处理再利用的利用现状来看,低水平利用成为了工业企业在工业污水处理方面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大部分工业污水在经过技术处理之后被工业企业用作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所涉及到的清洁、绿化工程当中,与工业企业生产运转系统的联系不够密切。笔者认为,工业企业所涉及到的清洁及绿化工程虽然同等重要,但绝不是工业污水处理再利用的全部,只有将经过处理反应之后的工业污水转变为工业生产用水,在降低工业企业生产系统水资源需求的同时合理的控制工业企业工业污水的排放总量,才是工业企业践行节能降耗的最根本手段。在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影响下,只有以水资源保护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依靠低成本投入研发高度成熟可靠的处理技术,才是未来工业污水处理再利用工程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应依据这一目标,对当前所使用的污水处理再利用系统进行基本构造乃至运行方式上的合理转变,加大工业污水处理专门性机构部门的组建力度。高水资源消耗工业企业应当有专门的工业污水处理厂与之相对应,集中解决这部分工业企业在生产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污水排放问题。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于是工业污水处理再利用,对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了战略性的意义,所以我国需要对工业污水处理加大投资力度。从多方面保障污水处理设施的快速发展,例如资金、技术以及法律等方面。综上所述,工业污水处理是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工业污水处理后再利用是重中之重,对工业污水系统化处理,达到减少污染和提高资源利用的目的。
[1]张凯松,周启星.可持续的污水处理过程与展望[J].生态学杂志,2006(09).
为了加强城市污水治理,保护水环境,今年来中央增加了污水处理行业投资力度。从2003年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发展更为迅速。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规划中城市污水处理规划:到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40%,城镇人口总量将增加到6.7亿,污水处理率建制镇不低于50%,设市城市不低于60%,重点城市不低于70%的目标,为了能保证目标的实现,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必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厂址选择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总体规划的要求,并根据下列因素综合确定:厂址必须位于集中给水水源下游,并应设在城市工业区、居住区的下游;为保证卫生要求,厂址应与城市工业区、居住区保持约300m以上距离;厂址宜设在城市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及主导风向的下风侧;结合污水管道系统布置及纳污水域位置,污水处理厂选址宜设在城市低处,便于污水自流,沿途尽量不设或少设提升泵站;
排水体制是污水处理厂设计面临的首要问题,它不仅涉及工程投资、环境保护、工程实施的难易程度,还直接影响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国内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受投资因素的限制及发展模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多建成为雨污合流制。合流制区域面积至少占建成区面积的80%以上,而且八十年代以前的建成区,建筑密集,各种地下管线拥挤,要改造为分流制,需增设一套污水管网系统,难度非常大【2】。
城市排水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城区管渠改造、污水收集、污水处理和排放利用、污泥处置等问题。因此,对一个城市来说,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排水规划,分期分批地建设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要根据水环境保护的目标,分期实施,逐步到位。
合理地确定设计的污水水量和污水水质,直接涉及工程的投资、运行费用和费用效益。不少城市由于市区污水管道未形成系统,缺乏长期积累的污水水质水量资料,一般采取按规划面积、人口和工业发展的预测来推导污水量,并提出生活污水量、工业废水量和公建、商业污水量各占的比例,其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设计出的污水量往往与实际有较大偏差。并且,规划计算的污水量与可能有污水量、实际收集到的污水量和可能进行处理的污水量是不同的,设计污水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污水管网普及率和实际可能收集到的近、远期污水量。因此,在设计污水量时要充分认识城区内管网改造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应尽量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周全,诸如:有的取决于旧城市的改造和道路的改造,有的埋了干管,支管迟迟未建成等等现象;对设计的污水水质,应该对现有实测的水质资料进行分析(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水质水量变化和地下水对管渠的渗入量等),对雨污合流和老城区排水系统需科学地确定污水管道的截流倍数等等【3】。总之,设计的污水水量和污水水质要通盘考虑,既要留有余地又要避免余地过大,造成增加投资、设备闲置或低效运行现象。
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应根据原水水质、出水要求、污水厂规模,污泥处置方法及当地温度、工程地质、征地费用、电价等因素作慎重考虑。由于每项工艺技术都有其优缺点,不可能以一种工艺代替其他一切工艺,即使同样的工艺,在不同的进水和出水条件下,最终的处理效果也会不同。对污水处理厂工艺的选择应按照以下原则:技术合理。技术先进而成熟,对水质变化适应性强,出水达标且稳定性强;经济节能。
由于城市污水处理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因此为了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因地制宜地进行工艺比较是必要的。但在现实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是,工艺方案比较往往不够科学,有的对工艺已有倾向和爱好,先人为主,对倾向的工艺只说优点,对不赞成的工艺强调缺点;有的把自己的小型试验数据与别的已上工程的工艺比;有的是将处理BOD为主的工艺与处理BOD同时进行脱氨除磷的工艺比;通过世界各地多种多样的污水处理厂运行比较可知,对工艺的选择不能简单的比较出水指标,而应该看到,同样的工艺,采用的设计参数不同,其结果是不同的。
污水处理厂在水处理过程中会截流与排出一定量的栅渣、沉砂和污泥。对城市污水厂而言,其数量大约为进水量的0.5%~1.5%。目前部分设计单位在污水处理厂设计中对污泥处置重视程度不够,形成了重水轻泥的现象,部分污水厂产生的污泥,经浓缩、机械脱水后直接外运,这些污泥未达到稳定性的要求,会带来环境的二次污染。因此设计部门应加强对污泥处置的设计与研究,目前常用的污泥稳定性处理方法有污泥中温消化、污泥好氧消化、污泥投加石灰、污泥焚烧等方法;当污泥处理厂达到一定规模后,可减少单位投资,降低日常费用,也便于污泥综合利用【5】。
我国属贫水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400m,尤其是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00-400m3,水资源的紧缺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的发展。而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的尾水则是一种稳定的水资源,经过处理后可作为工业冷却洗涤用水、市政杂用水及城市河道湖面的景观用水。其投资、制水成本较低。国内许多地方采用污水回用的工程实践,充分证明了城市污水回用的经济性。
[2]李强利,杨传文,吴吴.枣庄市污水处理厂设备的调试及运行.给水排水,2001,27(2):8O~81.
[3]许劲.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的若干问题讨论.给水排水,2001,27(7):15~18.
2011年,我市市政管理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全系统干部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凝心聚力,拼搏奋进,实现了市政管理事业科学发展的新跨越,先后被授予“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市城市防汛工作先进单位”、“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一年来,市政管理局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公用事业发展总量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09年IM电竞,我市在城市居民集中供热、管道燃气、集中供水和市政设施养护等方面取得突破性发展。一是在居民集中供热方面。全市新铺设供热管线万平方米,城镇居民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6%,比去年同期增长10.8个百分点,并在金岚小区5万平米的地源热泵技术供暖上取得试点成功。二是在城市居民管输燃气方面。新铺设供气管线万方,新增管输燃气用户8093户,用户总量达到39934户,管道燃气普及率达到74.1%,比去年同期增长10.6个百分点。三是在城区供水方面。全年完成供水1600余万方,新建、改造城区供水管网9.4公里,完成龙泉供水公司扩建二期工程,日供水能力达到10万多方,覆盖整个城区及9处乡镇(街道),服务人口55万。为老食品公司家属院、金都小区等老旧小区解决吃水问题,并作为试点对该小区实行一楼一表改造。四是在城区污水处理方面。全年城区完成污水处理4776.16万吨,银河、舜河两污水厂设备运转率100%,城市污水处理率100%;征收污水处理费597万元,查处非法排水户50多家,既保证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又减少了财政资金的负担;全年共收到排水许申请214户,发放排水许可证书136个。五是在市政设施养护方面。对110多个城乡结合部平交路口进行了硬化改造;修补城区路面、人行道6万多平方米,更换各类检查井盖1700多套,维修路缘石2200多米;完成投资500多万元,对老母庙巷进行了沥青罩面维修;对市区和平街等三处积水点进行了治理,解决了多年来来悬而未决的汛期城区路面积水问题;对市区“四桥一路”进行了亮化,对潍徐东路潍河大桥进行了维修。全市公用事业发展创历史最好水平,在7月份市政府组织的各项公用事业考核中,我市均名列各县市区榜首。
从去年以来,农村社区化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社区化建设的前提是统筹城乡发展,让农民享受与市民均等的社会公用事业服务。为此,从去年年底开始,我们一是为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助手。聘请市市政工程设计院对全市城乡燃气、供热、给水、排水及中水回用进行专项规划,并将四个城市副中心纳入城区“三供一排”总体规划,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主动与街道、乡镇实施服务对接,主动上门与乡镇(街道)共商加快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发展之路。二是抓好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建设。09年,我们对城区银河、舜河两大污水处理厂进行了二期扩建,日处理能力提升至18.6万吨,目前已全部竣工投入运营;在密州、龙都、皇华、贾悦、枳沟五处乡镇(街道)铺设输污管。
13988888888